至尊娱乐平台登录地址

你的位置:至尊娱乐平台登录地址 > 新闻动态 > 陈硕真起义:短短10天,靠迷信起事,称女皇帝,最后又死于迷信!
陈硕真起义:短短10天,靠迷信起事,称女皇帝,最后又死于迷信!
发布日期:2025-04-15 08:34    点击次数:117

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

发生于唐高宗永徽四年(653年)的睦州(治今浙江建德东北)女子陈硕真领导的农民起义是唐前期最早发生的一次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这次起义是在江南地区广大农民的赋役负担日益沉重,生活日益穷困的背景下发生的。起义人数发展到数万人,波及到了周围数州之地,给唐朝统治者以沉重打击。

一、陈硕真起义发生的背景

唐高宗至唐睿宗时期官俸、军饷的大量增加,兵役、徭役的日益繁重,唐初制订的租庸调制远远不能应付日益增加的财政开支,统治者便开始在税外加敛,役外加征,对广大百姓进行超经济的强制掠夺。而贵族官僚和僧侣地主却可凭借权势,豁免赋役。富商豪强也利用各种手段躲避徭赋,他们或者“出财依势",“尽度为沙门";或“参逐官府”,“东西藏避,并即得脱”,而无钱参逐者,“虽是老弱”,“推背即来",或“所未度者,唯贫穷与善人"。总之,繁重的赋役全都落在无钱无势的百姓头上。

展开剩余84%

由于最高统治集团和贵族官僚、豪强富贾以及僧侣地主的大肆兼并土地,广大农民受田不足的现象更加严重,以至出现了“富者田连阡陌,贫无立锥之地”的局面。广大百姓即使在“年谷丰登”之岁,仍“未有储蓄"0,如遇灾荒之年,就只有啼饥号寒了。

但一些地方官吏却并不恤民苦,他们鞭打杖责,强征赋役,致使百姓“亦有佣力客作以济粮粮,亦有卖舍贴田以供王役”。田舍卖尽以后,就只有流离道路,逃往异乡。如果仍不能存活,就只有铤而走险,揭竿起义,用武装斗争的形式,以求生存。正如武则天圣元年(695年)凤阁舍人李峤在上表中所说:

“今天下之人,流散非一,或违背军镇,或因缘逐粮,苟免岁时,偷避徭役。此等浮衣寓食,积岁淹年,王役不供,簿籍不挂,或出入关防,或往来山泽,非直课调虚蠲,阙于恒赋,亦自诱动愚俗,堪为祸乱”。

唐睿宗景云二年(711年),监察御史韩琬也说,近年以来,由于“军机屡兴,赋敛重数,上下逼促”,“人多失业,流离道路”,“游惰既多,穷诈乃作,既穷而诈,犯禁相仍”。周边内附的少数民族,也在贪官污吏的压榨下,奋起反抗,反对民族压迫。

唐王朝分封制度下封户百姓的处境亦很艰辛。他们不但要承担比一般百姓高达十多倍直至数十倍的地租剥削,而且在灾荒之年也不能按照规定,予以豁免。如唐中宗神龙初年,河北遭受水灾。

贝州(治今山东临清西北)刺史“议称”武三思在该州实封数千户的“租庸及封丁并合损免”,但宰相韦巨源却“以为谷稼虽被湮没,其蚕桑见(现)在,可勒输庸调,由是河朔户口颇多流散”。

总之,由于土地兼并引起均田制的变化和租庸调法加重对农民的剥削,致使高宗至睿宗时期的社会阶级矛盾不断加深,遍及全国的农民起义接踵而起,震撼了唐朝的封建统治。

二、起义爆发的直接原因

陈硕真起义的发生地睦州属唐江南道东部,位于今浙江西部。

这里和江南其他地区一样,经过孙吴、东晋、南朝4代及隋朝将近4个世纪的长期开发,社会经济已经得到长足发展,与北方经济的悬殊差距正在逐步缩小,而且还出现了正在接近和超越北方经济发展水平的趋势。

故从唐高祖和太宗开始,由于关中地狭,所出不足供给京师,每年都要通过隋炀帝时期兴修的大运河,“漕转东南之粟”20万石,供应长安。自唐高宗以后,由于官俸和军饷等国家财政的急剧增加,从江南地区漕运的粟米,“岁益增多而功利繁兴,民亦罹其弊矣”。这就大大加重了江南人民的赋役负担。

正如武则天执政时期的宰相狄仁杰所说:“方今关东饥馑,蜀汉逃亡,江淮以南,征求不息。”不仅如此,江南百姓负责漕运租税的徭役负担和运夫之苦,亦很沉重。大抵江南各地的赋税漕粮由运夫运抵扬州后,每年二月又从扬州出发,八、九月份才得“上河入洛”,其间“漕路多梗,船穑阻隘”,船夫所受艰辛,可以想见。加之“江南之人,不习河事,转雇河师水手,重为劳费”,以至“民间传言,用斗钱运斗米,其靡费如此”,有时由于军情急迫,唐政府还强令江南运夫将所运漕粮,“勒往幽州,纳充军粮”。

故江南运夫往往常年劳累,不得休息。如果漕粮损失,还得负责赔偿。因此,船夫家破人亡的事是屡见不鲜的。陈硕真起义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发生的。

二、起义的发展与政权的建立

陈硕真起义酝酿于唐高宗永徽初年。最初,硕真“自言仙去,与乡邻辞诀”,准备用仙人救世的封建迷信方式组织民众,揭竿起义。不料被人告发,被捕入狱。但经过审讯,官府并没有获得她发动起义的“罪证”,便“诏释不问”。经此挫折以后,硕真没有灰心丧气。

永徽四年(653年)十月,她又指使妹夫章叔胤扬言“硕真自天还,化为男子,能役使鬼物”。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的附近百姓听说陈硕真能够救人苦难,便接踵归附,很快就有2万多人聚集在硕真所擎的大旗之下。接着,陈硕真自称文佳皇帝,以章叔胤为仆射迅速建立了革命政权。

十月二十二日,文佳皇帝陈硕真发号施令,派兵四面出击,由仆射章叔胤率众北上,进攻桐庐(今属浙江);东路军进攻东阳(今属浙江);南路军由部将童文宝率领,进攻婺州(治今浙江金华);西路军进攻歙州(治今安徽歙县)。陈硕真在“撞钟焚香”之后,亲率2000余众进攻睦州。这诸路兵马在沿途饥饿百姓的支持下,迅速壮大,官军一触即溃。起义军迅速占领了睦州、桐庐、于潜(今浙江临安西南),兵势波及到了睦、婺、歙、杭(州治今浙江杭州)四州之地。这是起义军发展的鼎盛时期。

三、起义的失败

陈硕真起义军的迅速发展,使唐朝廷惊恐不已。唐高宗急令婺州刺史崔义玄和扬州(今属江苏)刺史房仁裕率兵征讨。由于起义军发展迅速,连战连捷,故在百姓中流传说:“硕真有神灵,犯其兵马无不灭门。”

因此,官军更是闻风丧胆,不敢交战,婺州司功参军崔玄籍为了鼓动官军士气,便声嘶力竭地对士兵说:“起兵仗顺,犹且无成,况凭妖妄,其能久乎!”

于是,刺史崔义玄便以崔玄籍为前锋,自将州兵为后援,向起义军发起进攻。行至下淮戍(今浙江桐庐东),正与起义军遭遇。双方展开激战,起义军看到官军来势凶猛,便以弓箭手对阵,万箭齐发,矢下如注企图遏制官军的进攻势头。

官军兵士恐怕刺史受伤,急用牌遮蔽义玄。义玄立功心切,对兵士说,刺史怕死避箭,谁还能拼死向前!遂命兵士撤掉牌檐。于是官兵随刺史拼死冲锋。起义军奋勇抵抗,终因寡不敌众,伤亡惨重,急忙西撤。

官军尾随紧追,直至睦州境内。这时,扬州刺史房仁裕率领官军相继到达,两路官军连兵向睦州进攻,并将睦州团团包围。起义军虽奋力抵抗,但仍不能遏制优势官军的进攻。十一月二日,睦州陷落,硕真、叔胤等起义首领被捕,不屈而死,一万多起义军全部被俘,起义失败。崔义玄以功被拜御史大夫。

陈硕真起义虽前后历时仅有十天,终因准备不周,兵力分散而遭到失败。

(正文完)

如果有其他关于历史领域的话题或观点可以【关注】我私聊,也可以在下方评论区留言,第一时间回复。

发布于:天津市

  • 上一篇:没有了
  • 下一篇:没有了